周泰(生卒年不详),字幼平,扬州九江郡下蔡(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)人,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。
孙策平定江东时,周泰与同郡蒋钦投奔孙策,担任侍卫,屡立战功。孙策攻占会稽郡,任命周泰为别部司马,
授与军队。孙权驻扎在宣城时,遭遇山贼袭击,周泰拼死护卫孙权有功,升任春谷长。后来周泰跟随孙策进攻皖县、讨伐江夏,转任宜春县长。
赤壁之战后,周泰率军参与围攻驻扎在南郡的曹仁;建安二十二年(公元217年),曹操进攻濡须(今安徽省无为市城北),
周泰率部阻击,升任平虏将军,统率濡须军务。
孙权攻破关羽,占领荆州,打算出兵伐蜀,提拔周泰为汉中太守、奋威将军,封陵阳侯。
黄武年间(公元222年到公元229年之间),周泰染病而亡,周泰长子周邵于黄龙二年(公元230年)去世,次子周承袭爵
周泰护卫孙权而身受重伤,孙权感念于心,对他颇为恩宠,称之为吴国功臣。
后世对周泰的评价也较为正面,陈寿将他列为“江表虎将”,
晋朝文学家陆机认为周泰为孙氏基业立下功劳;
晚唐诗人孙元晏则赞其忠勇,明朝学者李贽认为周泰勇武,不在许褚、赵云之下。
周泰早年与同郡蒋钦同一起投奔孙策,担任孙策的左右侍卫,周泰随侍孙策期间,对孙策十分谦恭敬重,
多次跟随孙策出战,立下战功。建安元年(公元196年),孙策率军攻占会稽郡,任命周泰为别部司马,
授予军队。孙权欣赏周泰的为人,向兄长孙策请求,让周泰担任自己的侍卫。
建安二年(公元197年),孙策攻占会稽郡后,吴郡太守陈瑀暗中勾结严白虎、祖郎等山贼反叛孙策,
孙策察觉,率大军讨伐境内严白虎、祖郎等六个县的山贼盗匪。
当时孙权驻扎在宣城,派士兵守卫自己的安全,士兵不到一千人。又因为孙权的疏忽大意,
没有派人修筑军营周围的护墙栅栏,这时突然从山里杀出盗匪数千人,袭击孙权的营寨。
孙权慌忙上马逃跑,才爬上马背,敌人就已经和左右侍卫兵刃相交,打成一团,盗匪中甚至有人乱刀砍中了孙权的马鞍。
贼匪突然袭击,众人慌乱,不能镇定御敌,只有周泰奋起抵抗,以身体保卫孙权,胆气超人。
身边的侍卫在周泰的带动下,这才投入战斗。贼匪被击退逃散之后周泰的身上受了十二处伤,
重伤昏迷,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。孙策感激周泰护卫孙权有功,提拔他担任了春谷县长。
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,孙策进攻庐陵郡,周泰随军攻打皖县(今安徽省潜山市),又参与讨伐江夏黄祖的战斗。
回军途中进攻豫章郡时,孙策任命周泰担任宜春县长。周泰在春谷、宜春两县任职时,都享有收取本县民户所交赋税供自己使用的权利。
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孙策遇刺身亡,孙权继承其职位。
建安八年(公元203年),孙权征讨江夏(今湖北武汉江夏区)黄祖,大败其水军,周泰立下战功,与韩当等人被孙权任命为政务繁重的郡县县长。
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曹操南征,孙刘联盟抗曹,与曹军相持于赤壁(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),
周泰与左右都督周瑜、程普一同抵抗曹军。
曹操战败,率大军返回北方,留下曹仁镇守南郡(今湖北荆州一带),周泰又率军参与围攻曹仁。
荆州平定后,周泰带兵驻扎在岑县(属武陵郡,今湖南怀化西部境内)。
建安二十二年(公元217年),曹操率军进攻濡须(今安徽省无为市城北),周泰率军前往迎战。
曹操退兵后,孙权提拔周泰担任平虏将军,率领众将镇守濡须,负责指挥驻扎在濡须的军队。
当时朱然、徐盛等将领,都归周泰指挥,但却因为周泰出身寒门,都不服从他。孙权特地为此到濡须的军营巡视,会见众将士,设宴饮酒
孙权亲自依次给众位将领斟酒,到了周泰的面前时,他特地让周泰解开衣服,用手指着周泰身上的伤痕,
询问为什么负伤。周泰回忆往昔每次战斗负伤的地方,回答孙权,完了之后,孙权让他重新穿上衣服,
和众将欢饮通宵。第二天,又派使者将自己的御用伞盖赐给周泰,鸣鼓吹角为其开道。周泰劳苦功高,
孙权对他恩宠如此,徐盛等人这才服从周泰的指挥。
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十月,孙权出兵偷袭关羽,攻占荆州。
孙权本想继续西进伐蜀,夺取益州,所以任命周泰为汉中郡太守、奋威将军,封陵阳侯。
黄武年间(公元222年到公元229年之间),周泰染病而亡,去世时间不详。
周泰的儿子周邵,被任命为骑都尉,有领兵的权力。后来曹仁进攻濡须,周邵作战有功,
又随大军攻破曹休,升任裨将军。周邵在黄龙二年(公元230年)去世,他的弟弟周承接替他领兵,并继承了周泰的爵位。
三国吴大帝孙权评价周泰:你为孤王兄弟二人战如熊虎,不惜躯命,受伤数十处,伤痕累累以致肌肤如同刻画一般,
孤王又怎么能不以骨肉之恩对待你,委托你统率兵马的重任呢。你是吴国的功臣,孤王当与你同辱共荣,休戚与共。
晋朝史学家陈寿将周泰与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蒋钦、陈武、董袭、甘宁、凌统、徐盛、潘璋、
丁奉共十二名东吴武将在《三国志》中列为一传,评价他们都是江东的虎将,孙氏理应厚待的部下将领。
晋朝文学家陆机在《辩亡论》中评价:“甘宁、凌统、程普、贺齐、朱桓、朱然之徒奋其威,
韩当、潘璋、黄盖、蒋钦、周泰之属宣其力。”意为孙权重用周泰等人,将士效命,才得以巩固江东基业。
晚唐诗人孙元晏有诗《吴·周泰》:“名与诸公又不同,金疮痕在满身中。不将御盖宣恩泽,谁信将军别有功。”
意为周泰的功劳与其他江东诸将又不一样,为了护卫孙权而浑身伤痕,孙权特赐御用伞盖,以彰其功,不然其他人都不知道周泰的功劳。
明朝学者李贽评价:东吴周泰的勇武,不再曹魏猛将许褚、蜀汉猛将赵云之下,可谓壮烈英勇的大丈夫,
值得重用。不仅将孙权救出重围,而且返身冲入敌阵,又救出徐盛,更加了不起。而孙权对他的汇报,也可谓知人善用。
周泰在孙氏集团内部算是非常有资历的一名战将,因为在孙策创业的初期,周泰就和同郡的蒋钦一起加入了队伍。
孙策早期的创业之路并不好走,因为他要想创下自己的基业,需要面对太多的强敌。不过,
孙策“小项羽”的绰号毕竟不是白来的,他手下的周泰等一众战将也都不是吃素的,到了公元196年的时候,刘繇、许贡、王朗、严白虎等强敌都已成了手下败将。
周泰在战场上的表现让孙策很高兴,不过,更高兴的人却是他的弟弟孙权。听说了周泰的战绩和为人之后,
年仅十五岁的孙权就找到了哥哥,好说歹说一番后硬是要走了周泰。从此以后,周泰就从一名战将变成了老板弟弟身边的保镖。
年轻的孙权当时恐怕也没有想到,自己“截胡”哥哥手下战将这件事,或许是他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决定,
因为他不仅得到了周泰这一员猛将,也“延长”了自己的寿命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孙策的事业发展速度太快,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,尤其引起了他前任老板袁术的不满。于是,
为了尽可能压制孙策的发展速度,袁术就通过拉拢山越首领祖郎等人的方式,煽动丹杨、
宣城、泾、陵阳、始安、黟、歙等县的山越一起作乱。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也说过,祖郎是一个连孙策都不敢打包票能轻易击败的对手。
正当孙策辗转各地和山越作战的时候,守在宣城的孙权遇到了大麻烦。当时,宣城的守军还不到一千人,
也没有什么战斗的意志,更为重要的是,当时的宣城没有任何的防御工事,如果突然袭来一支过千人的山贼队伍,
孙权的小命恐怕就保不住了。怕什么来什么,正当孙权还在为哥哥孙策的安危担心时,就发现数千名山贼蜂拥而至!
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,因为孙权刚刚上马准备撤退的时候,山贼就杀到了他的面前,甚至连刀都砍到了孙权的马鞍。
敌军势力太大,宣城的将士们乱作一团,没有人管孙权的死活。这个时候,只有周泰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志,
他一边用战刀砍杀身边的山贼,一边用自己的身子守护孙权,哪怕敌人的刀已经砍到了身上,
他都没有离开孙权半步。在周泰的影响下,守城将士纷纷放弃了逃命转而和敌人打成了一片,
不多久,之前还气势汹汹的山贼就丢下了一地的尸首落荒而逃。大家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才发现,周泰早已浑身是血,光伤口就多达十二处。
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将周泰和许褚、赵云并称为“三国战神”,看来也不是没有依据的,
光是从在宣城保护孙权这一件事就能让我们看出来,孙权的这个保镖可不是一般的彪悍。
孙权成为集团新任老板后,他也对周泰进行了进一步的使用,因此,在之后的很多关键战役中,我们都能看到周泰的身影。
公元203年,周泰跟随孙权西征黄祖并立下了战功;公元207年,孙权再次西征黄祖,周泰不光是又一次立下了战功,
还从江夏掳走了不少人口;公元208年,孙权的最后一次西征黄祖行动取得了成功,周泰再次立下了战功;
还是公元208年,赤壁大战拉开了大幕。在这场重大战役中,周泰虽然不是核心将领,不过他也立下一些战功;赤壁大战结束后,周泰又参与了攻打曹仁的南郡之战。
公元213年正月,曹操平定关中地区后,再次亲率大军南下,这就是曹操和孙权之间的濡须之战。
因为在濡须之战中表现突出,孙权就让周泰留下担任濡须的负责人,并封其为平虏将军。
这个时候,周泰已经成为了集团内部一个有分量的角色。当然,也就是周泰受封这件事,
引起了朱然和徐盛等很多将领的不满,以至于影响到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。这件事不难理解,
像朱然和徐盛等人在集团内部的资历也很深,也参与了孙氏集团很多关键战役,周泰虽然也打了很多仗,
可他毕竟当过孙权的保镖,这个身份太特殊。周泰要是和大家平级也就罢了,可他偏偏走上了“领导岗位”,有些人认为周泰是靠孙权“上位”也算很正常。
公元217年,听说濡须那边的情况后,孙权坐不住了,因为他重用周泰的确有任人唯亲的嫌疑。
于是,他马上赶到了濡须宴请诸将。宴会上,孙权亲自端着酒来到周泰面前,让其解开了衣服,
而孙权就指着周泰身上的那些伤痕让其介绍情况。每展示一处伤痕,周泰就当场作出详细解答。
这个时候,孙权就拉着周泰的胳膊说,“幼平啊,你为了我们孙氏兄弟在战场上就像熊和老虎一样英勇作战,
却从不爱惜自己的身体,光是受伤的地方就有几十处。这些伤痕让你的皮肤像被雕刻了一样,
你说,我怎么可能不把你当成我的至亲骨肉?我怎么可能不对你委以重任?你是我们东吴的功臣,我孙某从今以后和你同荣共辱!你不要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而畏首畏尾。”
不得不说,孙权太会打感情牌了,他的这番话说完以后,徐盛等人对周泰也就没了意见,
开始主动配合这位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。大老板都说话了,他们就算有意见也只能憋在肚子里。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