琪琪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华娱:导演只想省钱 > 第853章 庆功宴,《朱楼》收尾(4k)
    周墨看完《寄生虫》的消息,再次喊来助理。

    “既然张导不在,那就把他之前呆剧组的时候,一些日常拍摄视频放出来就行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一半,周墨特意叮嘱了一句:“就正常拍摄的内容,不是刻意在镜头前一惊一乍的那些。”

    助理听见这话,脑海里瞬间想起了某些老谋子的名场面,嘴角也是忍不住一抽。

    他不是很明白,张导那样性格的人,为什么一沾镜头,就会那么的……来戏?

    他把自己的感想分享给了周墨。

    “周导,张导在知道自己被拍摄的时候,状态和平日里完全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哪儿不一样?”

    “很……嗯,活泼。”

    助理本想直接说“来戏”二字,但是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太尊重,所以就换了个形容词。

    没想到说出来后,感觉就更奇怪了。

    周墨头也没抬,语气自始至终都很平静。

    “你是想说闷骚吧,淡定,他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
    助理没绷住,一种植物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好嘛。

    您比我还直接。

    周墨这时才看向助理。

    “你又不是没看老谋子的采访视频,那能叫采访么?那就叫演戏。又是惊讶,又是大台词朗诵的,这不叫闷骚叫什么?

    导演也是人,不是神仙,没那么神秘,每个人都有自己私下里的性格,只是跟你不熟,你不知道而已。”

    助理没话说了,事实好像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面前这位横行霸道的大导演居然喜欢吃小熊软糖?

    这可能就是反差吧。

    周墨忽然感觉助理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。

    “你刚刚是不是在想一些不太礼貌的事情?”

    “没有,绝对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你发誓!”

    “我发誓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行吧,那你帮我拿一包糖过来,谢谢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《朱楼》的庆功宴开始了。

    整个剧组,凡是没有档期的人都过来了。

    三十亿的购买量,打破了好多人想象的极限。

    这个数字,多少电影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更何况是一部电视剧。

    “要是年年都能有《朱楼》这样的作品,谁还去拍电影啊,成本高,风险大,捧人的水平还不如电视剧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让我再拍一部《朱楼》这样的电视剧,就算给我影帝的奖项我也愿意啊。”

    周墨身旁,剧组成员们嘻嘻哈哈开着玩笑。

    众人之中,皇陈刘邓四个人笑得最开心,连眼角的褶子都笑出来了。

    《朱楼》这部剧,收获最多的就是这四个人。

    作为《朱楼》中后期的核心角色,他们每个人都被周墨安排了足够高的高光时刻。

    尽管其中有三个的结果都不太好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观众和粉丝心目中的形象。

    《朱楼》中后期,郡王和另外三个皇子之间的剧情是这样的:

    皇帝的改革政策推进到后期,在国内已经取得了足够大的成果,但一些地区的阻力依旧非常大。

    比如说江南。

    于是,皇帝就派遣太子再次出巡,要求他在江南地区贯彻朝廷的政策。

    太子到达江南后,强力推行政策,没过多久就取得了不菲的成果。

    但是很快,就有消息传到朝廷,太子在江南杀戮过甚,激起了民怨,引得不少百姓造反,江南地区一片大乱。

    还没等朝廷消化完这则消息,立马又有两则消息传来。

    一则说太子在江南地区秣马厉兵,调动军队,意图造反。

    另一则是太子主动传回朝廷的消息,说江南有人造反,情况紧急,无奈之下他只能先派兵镇压,随后再向皇帝请罪。

    两则消息各有各的理由和证据,京城和江南千里之遥,根本无法判断。

    而真实情况,是太子在江南推行政策,地方势力阳奉阴违,不但磨洋工还派人阻止。

    太子见状,干脆效仿起世祖皇帝(福王),干起了“竟然有贼人造反,杀害士绅?快调兵随我镇压”的老操作(历史原型:明末江南奴变)。

    靠着这一手,太子才得以快速推进政策。

    只不过,士绅们不是傻子,当前也不是崇祯帝时期,不会由着你一直这样“剿匪”。

    于是,士绅们就真的纠结起一帮武装力量,看看能不能反杀太子。

    既然你都说有匪了,那干脆我们就真的充当一回匪。

    反正这大明朝的皇帝易溶于水,你这个太子虽然还不是皇帝,但也差不了太多!

    殊不知,太子等的就是他们纠结武装力量。

    《朱楼》的祖孙三代,一代比一代刚,一代比一代硬。

    皇帝想要用一代人的速度把改革完成,在全国推行下去,太上皇觉得皇帝操之过急,应该润物细无声;而太子则觉得皇帝太过温和,就应该找机会毕其功于一役。

    而江南当前的情况,就是太子找到的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天赐良机。

    寻常情况下,你们明面上没有什么大错,我没有收拾你们的机会。

    现在你们总算把私兵,家兵,看家护院,以及漕工之类全给凑一起,我干脆直接一波给你带走,后面我想怎么推行计策就怎么推行计策。

    皇帝祖孙三代的风格,其实并不能直接分出一个上下,只能说效率不同,风险也不一样。

    太上皇的风格效率虽然慢,但是安全系数高。

    太子的效率高,但是危险程度也高。

    这种危险,不止来自于士绅们的武装力量,还来自于各方面对太子之位有念头的人。

    比如说,三皇子。

    前文曾说过,三皇子曾经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对两淮盐税的改革。

    能完成这项壮举,和三皇子本人有关,也和三皇子的支持者有关。

    三皇子是贵妃所生,贵妃来自江南,本来就是江南势力的代表人。

    如今,太子在江南地区“横行霸道”,“滥杀无辜”,那他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,把太子彻底留在江南。

    三皇子花费了大代价,给江南的士绅送过去一批人手和装备,让他们务必小心谨慎,一定要做好完全的准备再动手。

    太子身边护卫森严,一次不成就再也不会有第二次。

    说起三皇子和太子的恩怨,其实要追溯到上一辈。

    皇帝曾经想立三皇子为太子,不止有更宠爱贵妃的缘故,还有皇后势大,三皇子更像他,太子身体从小不太好等原因。

    皇后对太子好,是因为太子是她亲儿子,但皇后对其他人却非常严格和冷漠。

    因为皇帝想要更换太子,皇后对贵妃和三皇子恨得厉害,当年更是谋害过贵妃的性命,虽然没有完全成功,但也让贵妃少活了很多年。(改编原型:刘邦吕氏戚夫人)

    而太子和三皇子两人都很孝顺,所以两人之间的矛盾完全不可调和。

    事实也确实如同三皇子所想,他手底下的人仅仅成功冲击了太子军阵一次,就再也没有新的机会。

    不过,仅仅靠着一次机会,他的人就成功命中了太子,使得太子受伤严重,当场陷入昏迷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京城,皇帝勃然大怒,三皇子差点没笑出声。

    只不过,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有人往锦衣卫传递了信息,把三皇子谋划太子的事情完完整整地给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锦衣卫看到消息,第一时间就跑到了皇宫。

    皇帝听完锦衣卫的汇报,气急攻心,当场吐血。

    他这辈子,最怕听到的两件事情。

    一为父子相残,二位兄弟阋墙。

    如今的皇帝什么都有了,唯独怕自己在史书上的背上上述两个名头。

    他还不是李世民,没有李世民那种近乎无敌的成绩。

    如果背上这两个名头,自己就算改革成功,名声也会下降一大截。

    种种思绪下,皇帝竟然昏迷了过去。
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皇宫乱作一团,戴总管尽管在皇帝昏迷的第一时间就尝试封锁消息,但再怎么封锁消息,御医你得喊吧,内阁值班的大学士你得通知吧,皇宫里的禁军,大学士也会联系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的动静,不可能不让人察觉。

    这时候,已经下线了十几集的郡王再次上线。

    这一次出场,他发誓要拿回自己失去的一切。

    原来,锦衣卫那封举报三皇子的信,正是他派人送过去的。

    这十几集的剧情里,他并非默默无闻,而是通过太上皇的一部分忍受,不断积攒实力,静静等候机会。

    至于这个机会是什么,前文已经说了,皇子之间的争斗伴随着朝廷改革的深入,一定会越来越严重,越来越激烈,最终到达刀刃相向的地步。

    三皇子尝试把太子留在江南的计划,他不但知道,而且还特意帮他躲过了一些调查。

    现在,太子在江南生死未卜,三皇子当天晚上就被圈禁,皇帝吐血昏迷,一封信搞定了三个人,正是他拿回皇位的大好时机。

    过了这个村,就没了这个店了。

    郡王很激动,当即就要带兵攻打皇城。

    有幕僚劝他冷静,皇帝什么情况尚且未知,昏迷有可能只是烟雾弹,为了迷惑京城的各方势力。

    郡王却表示我很冷静,你以为我不知道皇帝有可能在钓鱼,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我是郡王,不是太上皇,不具备直接继承皇位的法理,哪怕是太子和三皇子统统完蛋,包括皇帝也嘎了,继承皇位的也会是皇帝的其他皇子,而不是我。

    所以,想要登上帝位,就只能直接坐上那个位置。

    用阴谋,可以获得一定的优势,但是绝对做不到不战而胜。

    至于皇帝,他或许是在放烟雾弹,但同时也意味着拿自己做诱饵。

    既然拿自己做诱饵,那就被鱼吞下去的可能!

    郡王的话劝服了所有人,他这一次直接打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,为的就是直捣黄龙,一举攻破皇帝的寝宫。

    随着他一声令下,郡王府彻底运作起来,之前一些被隐藏的信息在此刻被彻底揭露。

    除了他手底下本来就有的数百死士,还有皇宫里的一队禁军,甚至是连负责掌管皇宫宫门的一名将军都是他的人。

    这个数字,完全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。

    哪怕是李世民,在玄武门和兄弟俩互掏的时候,能够直接控制的兵力都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人数。

    郡王的速度很快,在深夜的时候就带着士兵出发了,靠着皇宫的内应,他这一路堪称畅通无阻,压根没碰到什么阻拦。

    但越是轻松,他就觉得越不对劲。

    不对。

    非常不对。

    皇宫里就算有他的内应,也不应该如此的顺遂才对。

    只不过,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,如今的他就算发现有问题也不能停下来,甚至连一丝异样都不能有,必须大踏步向前。

    就这样,又走过两道门之后,郡王停下了脚步。

    一队兵马站在他们面前,为首之人是本来应该出现在北境,和罗刹人对拼的四皇子。

    一瞬间,郡王明白了所有。

    皇帝确实在钓鱼,而他也确实咬了鱼钩。

    不过,他并不后悔。

    造反……不,准确的来说是那会自己的皇位本来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。

    成功了,全天下都是你的。

    失败了,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很公平。

    郡王接受自己棋差一招,不过他并没有彻底失去希望。

    他并不觉得自己就彻底没了胜算。

    某些时候,形势逆转只在一瞬之间。

    皇宫里军队的调度都是有规矩和记录的。

    四皇子手里有多少人郡王不知道,但绝对不会多到远超过他。

    不然他绝对能够发现。

    所以,他还有机会。

    只要把能够冲进皇帝的寝宫,皇帝到底是假死,还是真死,就不是皇帝说了算了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四皇子烟熏火燎地走进了皇帝的寝宫。

    郡王的猜测没错,他手底下的人确实不多,总数量甚至还比不过郡王手底下那几百上千号人。

    但是郡王有一件事情没弄明白,职业军人,跟死士还是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单对单,职业军人未必打得过死士。

    但是数量一旦上去,什么所谓的死士,游侠,在职业军人面前统统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这一点,没有亲自经历过战阵,上过战场的人或许能猜到,但绝对没有具体的认知。

    所以,双方战斗的结果就是他赢了。

    四皇子进入寝宫之后,看到了满脸苍白,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的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