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小时后,五十份试卷收了上来。
其实能完成试卷的也就只有十几个人。
不过这也超出了陈远预料。
村里面还是有几个有能力的孩子,陈远尚且不知道,这是因为他们都提前得知了试卷的答案。
陈远想拿着试卷,交给赵青健他们,进行审阅。
和向光和牛白首上前一步拍了拍陈远的手。
“陈同志就不用你来了,我们来吧。”
陈远愣了一下。
这才注意到和向光和牛白首穿着打扮有些不同,两人穿着中山装,手中夹着公文包,说话也并非是本地人口音。
反倒是像省城来人。
陈远很意外。
这时候赵青健给陈远使了个眼色。
陈远心里有了奇怪的预感。
他点点头。
“那就有劳几位了。”
而这时,陈远回想着方才他的动作,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接触过试卷,也没有参与考生答题任何环节。
除了主持和计时之外,剩下的他都没有参与。
权全交给了赵青健五名同志。
判卷的过程很快。
五个人都有答案,判下来的速度也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。
陈远在旁边等待着。
他看着人群中有些人左顾右盼,有些人信心满满。
当然最有信心的就是那十名知青。
李向东对周之南说。
“你确定?”
“当然确定!你还不相信我呀?就喜欢我那个丫头跟我说,她这次一定能答到很高的分数
“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能考过咱们?要是没问题才怪,她也跟我说了,答案是从陈远那儿拿的,现在她身上还藏有罪证。”
“现在是个机会啊。”李向东搓了搓手,他指着赵青健旁边的和向光和牛白首。“
你看那两个人,有没有觉得有点眼熟?”
周之南咪着眼睛,看过去。
他看到和向光和牛白首站在一旁,虽然也在阅卷,但是两个人握笔的姿势包括气质和赵青健他们完全不同。
再看赵青健队和向光和牛白首的态度,分明不是下属,而是毕恭毕敬。
“我上次和你说的李红霞的那封实名举报信,汤叔叔肯定已经拿到了,上次还和我说一定会派人来进行调查,我估计时间也差不多了。”
周之南眼睛一亮,悄声说道。
“你的意思是,那两个人就是省城派来的调查人员?专门来调查陈远的?”
“八九不离十,你看那两个人的做派,不像是村里人,也不像是镇里人,绝对是省城来的。”
“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,咱们当众揭穿陈远,我看陈远还有什么资格叫嚣,人赃俱获把他带走,他这个村长也别想当了。”
李向东和周之南分外记仇。
上次陈远让他们给汪淼淼赔了两只鸡,在他们二人心中,陈远就是在拉偏架。
故意偏心汪淼淼。
“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,今日咱们得到机会,一定要把他拉下来。”
李向东和周之南势在必得。
他们两个等待着公布结果。
到时候如果村里人的分数在他们知青的分数之上,周之南就决定站出来直接揭穿。
春花手上还有证据,正是一个合格的人证。
周之南瞄着春花。
春花感受到周之南的目光,周之南眼神中的炽热,让春花误会是周之南对她产生了兴趣。
她扬起一个自以为最漂亮的笑容,面对周之南。
可不知她这种姿态在周之南看来,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。
赵青健他们罗列了成绩之后,准备当场公布。
两名教委的同志很意外,对赵青健说。
“赵书记,没想到陈家村藏龙卧虎,拿高分的竟然不是知青啊。”
赵青健皱眉头,他对春花还有周小宁这两个名字并不熟悉。
也没听陈远提及过。
但他也不敢私下做决断,万一这两名女娃娃在村里仍然不忘学习,补充知识,也有可能。
这样的话,陈家村可真是出了两个优秀的女娃。
和向光和牛白首站在一旁。
他们并不知其中问题所在,只觉得这是一场简单的考试而已。
至于两名村里娃娃能够顺利登顶榜眼和探花,他们也没放在心上。
“我宣布。第一名冯晓娜,第二名春花,第三名周晓宁,第四名汪淼淼,第五名白牡丹。”
五名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考生公布出来之后,现场一片哗然。
就连知青办也愣了。
周小宁和春花是谁呀?
周小宁转过头看向春花。
她能够考出这样的成绩,完全是因为她有个好哥哥,帮她拿到了试卷和答案。
可春花是因为谁?
春花没有注意到周小宁敌意的目光。
她的目光则是忧心忡忡地看着周之南。
周之南竟然没有上榜。
可周之南却是含笑盯着春花。
春花不明白周之南为什么还挺高兴。
“看那个傻丫头还盯着你呢。”
“周之南你真舍得让这傻丫头当炮灰呀?我看着傻丫头对你一片忠心。”
李向东调侃道。
“既然对我一片倾心,就该对我做点有实际帮助的事。”
“牺牲她成全你我,不是更好吗?”
周之南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。
陈远盯着周小宁和春花。
别人不知道,他还能不知道吗!
周小宁和春花是什么水准,陈远一清二楚。
这两个人要是真有文化,也不至于整日里就在地里混。
而且这两个人说话水平也显示不出来两个人读过书。
可他俩却考了这么高的成绩?
是第二名和第三名。
陈远怀疑其中有猫腻。
可他却又说不出什么来,站在陈远旁边的周震耳喜笑颜开。
他虽然不知道春花走的是谁的关系,但他看到自家妹妹上榜,那说明周晓宁当老师这件事,板上钉钉了。
他带头鼓掌。
“好呀!好呀!又有知青又有咱村里的娃娃,说明大家都很努力,以后一定要好好教学生。”
“娘?春花真的考上了!”
周芳芳感觉自己要疯了。
她看着春花呆呆的表情,还是不敢相信。
刘玉兰也懵了。
“怎么可能?是不是判错了?春花哪里像个读过书的,她怎么可能考上呢?”
“肯定有问题。”
“咋有问题呀,我家姑娘就是聪明,我家姑娘平常就爱学习,从地里回来还要看书呢!”
“真以为跟你家一样不学无术!”
朱家婶子听刘玉兰母女俩质疑春花,不悦的反驳道。